1、认识上、下
体会上、下的含义:从两个物体的位置理解:上是指在高处的物体,下是指在低处的物体。
2、认识前、后
体会前、后的含义:一般指面对的方向就是前,背对的方向就是后。
同一物体,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,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。
从而得出: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时,要找准参照物,选择的参照物不同,相对的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。
3、 认识左、右
以自己的左手、右手所在的位置为标准,确定左边和右边。右手所在的一边为右边,左手所在的一边为左边。
要点提示:在确定左右时,除特殊要求,一般以观察者的左右为准。
认识位置的时候一定要找好参照物,这样孩子才能够直观体会。我们要用实物给孩子做示范,让孩子更好理解。
上下:一般来说位置高的就是“上”,位置低的就是“下”。
我们可以告诉孩子天花板的灯是“上”,地板是“下”,这是孩子比较容易理解也好区分的“上下”。
我们还可以把两个物体重叠,引导孩子理解放在第一层的是“上”,放在底层的是“下”。
前后:一般来说我们面对的就是“前”,背对的就是“后”。
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玩“前前后后”的游戏,最好是全家人一起玩。其中一人喊口令,比如“妈妈站到爸爸前面”“爸爸站到茶几后面”,在游戏中让孩子理解前后的含义。
我们要让孩子知道参照物如果变了,“前后”也会发生变化。比如爸爸妈妈和孩子站成一竖排,爸爸在妈妈前面,妈妈在爸爸后面,同时妈妈又是在孩子前面。
左右:左右早期的时候主要靠死记来区分。让孩子牢牢记住自己的右手方向,这就是“右”。
如果孩子不是左撇子,就告诉孩子吃饭时拿筷子的那只手,写字时抓笔的那只手就是“右”,与这只手相反的方向就是“左“。
上下、前后、左右都是相反的位置和方向,一定要让孩子牢牢记住哦!
©2011-2023 多品小学教育
工信部备案号:蜀ICP备16015826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