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 老师微信  作文批改  电子版下载  期末压轴卷

三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:句子




本资料下载码是:cwtqzrxo


(一)“把”字句和“被”字句的互换


“把”字句:用“把”字将动作和对象提到动作前面,并在动作前面加上“把”字的句型。

“被”字句:将接受动作的对象提到动作发生者的前面,并在动作发生者的前面加上一个“被”字的表被动的句子类型。

“把”字句、“被”字句、陈述句有密切的关系,可以互相转换,但意思不能改变。



(二)把直接说的话改变为第三者的转述。



例如:妈妈对小明说:“你的作业要尽快完成,明天,我要带你去学钢琴。”

改成转述句是:妈妈对小明说他的作业要尽快完成,明天,妈妈要带他去学钢琴。

注意点:一是改变标点,不用冒号和引号,改用逗号;二是改变人称,把“你”“我”改成“他”“妈妈”即与引号前的人称一致起来;三是需要时可作少量的文字改动。



(三)改变说法,做到语言美。



在公共汽车上,看到一位老太太上车,一个小学生连忙让座,应怎么说呢?

应说:“老奶奶,请您坐这儿!”

注意点:如说“喂,老太婆,坐这儿来!”就很没有礼貌。我们在与人交往时,要学会使用“请”“打扰”“对不起”“谢谢”“没关系”,接电话时,要用“您好!请问……”等。



(四)陈述句改成反问句



例如:他是三好生。

改成:他难道不是三好生吗?

又如:想想过去,看看今天,我激动,感到自豪。

改成:想想过去,看看今天,我怎能不感动,怎能不感到自豪呢?

注意点:陈述句改成反问句,要把句中表示肯定的词改成表示否定的词,句末的句号改成问号,并加上“吗”、“呢”等。也可以在句子开头加上“难道”等。反之,把句子中表示否定的词和句末的“吗”、“呢”等去掉,把问号改为句号。



(五)句子合并



例如:1、年轻的妈妈请大夫。2、大夫给孩子看病。

合并后为:年轻的妈妈请大夫给孩子看病。

注意点:第一句中动词“请”的后面是“大夫”,第二句句首也是“大夫”,所以去掉一个“大夫”。



(六)写有两个以上连续动作的句子。



例如:战士们摸进山坳潜伏下来。

注意点:这一句中有“摸”,“潜伏”,是“战士们”的两个连续动作,这一类句子中间不加逗号。注意与这一句相区别:她一边看书,一边听音乐。这是同时进行的动作,无先后之分,因而不是表示连续动作。



(七)变换提示语的位置。



1、我说:“爸爸,也许它不会死……”(提示语在前)

2、“爸爸!”我说,“也许它不会死……”(提示语在中间)

3、“爸爸,也许它不会死……” 我说。(提示语在句末)

注意点:提示语位置



(八)分别用三个四字短语,扩展下面的句子。



1、校园是美丽的,这里              

2、学生是可爱的,他们              

3、老师是令人尊敬的,他们           

答案提示:1、绿树成荫,繁花似锦,教室明亮。

     2、学习刻苦,天真活泼,尊敬师长。

     3、和蔼可亲,知识渊博,教学严谨。



(九)、用“闪电、雷、雨或水”写一段话。



注意点:要学会运用联想、想像,使句子生动形象。

写法一:(比喻句)一道道闪电划破漆黑的夜幕,一阵阵沉闷的雷声如同战鼓轰鸣,接着便下起了瓢泼大雨。

写法二:(拟人句)一道闪电,一声清脆的雷鸣,天神犹如接到命令,立刻撕开天幕,把天河之水华沙倾注到人间。



(十)在自己的书房中挂上一副对联。



注意点:要多读题目,平时多观察周围,才能用得自然贴切。

如:书山有路勤为径,学海无涯苦作舟。





一、陈述句与反问句互换

1.我不会忘记那掌声。我怎么会忘记那掌声呢?

2.他不可能买到这么多的礼物。他怎么可能买到这么多的礼物呢?

3.他找到了木匣。难道他没有找到木匣?

4.要想取得好成绩,就要刻苦学习。要想取得好成绩,不刻苦学习怎么行呢?

5.你说的话不能不算数。你说的话难道不算数吗?你说的话怎么能不算数呢?

6.你不能这样做。你怎么能这样做呢?

7.你只要看什么花刚刚开放,就知道大致是几点钟,这是不是很有趣? 你只要看什么花刚刚开放, 就知道大致是几点钟,这很有趣。

8.们飞得这么低,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?它们飞得这么低,一定看不到遥远的家。

9.敌人连我们家的大箱子都没挖走,还能找到我的小木匣吗?

敌人连我们家的大箱子都没挖走,一定找不到我的小木匣。

10.周围的一切,不是都在起变化吗? 周围的一切,都在起变化。

11.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,有什么可吵的呢? 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,没什么可吵的。



二、根据意思写词语:

非常惊异.惶恐,脸色都变了. (大惊失色)

形容不得色彩鲜艳,式样繁多. (五光十色)

低着脑袋,无精打采. (垂头丧气)

把不同情况的人或事混同起来加以谈论.评论.看待. (相提并论)

多次呼唤,再三邀请. (千呼万唤)

形容歌声.鸟鸣声很动听. (悦耳)

没有谈话对象,自己和自己说话. (自言自语)

愿望得到满足. (如愿以偿)

用不着经过思考.形容说话做事反应敏捷. (不假思索)

形体大而笨重的东西. (庞然大物)

颜色.花样等素淡雅致. (素雅)



三、标点符号

1. 忽然听到背后有人叫我:“小朋友,你也来爬天都峰?”

2.下课了,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.摔跤.做游戏,招引业许多小鸟,连松鼠.山狸也赶来看热闹。

3. 大雁让它试着飞一飞,它只飞了几次,就自满地嚷着:“知了!知了!”

4. “哟,这里有一个罐子!”一个人惊讶地说。

5. “我就知道你不敢,懦弱的东西!”铁罐说,带着更加轻薄的神气。

6. 妈妈高兴地说:“孩子你真棒!”

7. “你敢碰我吗?陶罐子!”铁罐傲慢地问。

8. 小明发现了自己在水面的影子:“咦,这是我吗?”

9. 齐白石爷爷是世界著名的大画家。他画的花鸟虫草鱼就像活的一样,蚱蜢好像会跳;小鸟好像会眨眼睛;最有趣的是那些虾,躯体像是透明的,仿佛轻轻一碰,就会游走似的。



四、修辞

1、比喻句:

①我奋力向峰顶爬去,一会儿攀着铁链,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,像小猴子一样……

②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。

③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,扇哪扇哪,扇走了夏天的炎热。

④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,飘哇飘哇,邮来了秋天的凉爽。

⑤田野像金色的海洋。

⑥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,有的像绽开的花朵,有的像分枝的鹿角。

⑦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,穿过树梢。

⑧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,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,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。

2、拟人句:①它和我们一起睡觉,和我们一起起床。

②它带着清凉和温柔,轻轻地,轻轻地,趁你没留意,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。

③橘子、柿子你挤我碰,争着要人们去摘呢!

④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。

⑤秋天的雨,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。

⑥松柏穿上厚厚的油亮亮的衣裳。

⑦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;睡莲从梦中醒来;烟草花在梦中苏醒;昙花含笑一现。

⑧海参到处都是,在海底懒洋洋地蠕动。大龙虾全身披甲,样子挺威武。

⑨小鹿在溪边散步,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,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。

⑩森林向人们献出了酸甜可口的山葡萄。

3.夸张句:

①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。正像人们说的那样,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,一半是鱼。

②飞流直下三千尺,疑是银河落九天。

4.关联词:①有的…有的…还有的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②不但…而且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。

③既…又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。

④不仅…还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。

⑤不是…而是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。

⑥无论…都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。

⑦如果…就…. 。

⑧是…也是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。



五、古诗

望天门山 李白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夜书所见 叶绍翁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轼

天门中断楚江开, 独在异乡为异客, 萧萧梧叶送寒声, 水光潋滟晴方好,

碧水东流至此回。每逢佳节倍思亲。江上秋风动客情。山色空蒙雨亦奇

两岸青山相对出, 遥知兄弟登高处, 知有儿童挑促织, 欲把西湖比西子,

孤帆一片日边来。遍插茱萸少一人。夜深篱落一灯明。淡妆浓抹总相宜。

诗词意思:

两岸青山相对出,孤帆一片日边来。两崖的青山一会儿出现一会儿又忽闪不见,一叶小舟,乘风破浪,从日边驰来。

独在异乡为异客,每逢佳节倍思亲。“我”一个人客居异域他乡,每次遇到重阳佳节就加倍思念家乡的亲人。

遥知兄弟登高处,遍插茱萸少一人。这时候“我”想远方的弟兄们一定登上了高处,弟兄们身上都佩带了茱萸。

水光潋滟晴方好,山色空蒙雨亦奇。水波荡漾的晴天,景色真好,烟雨迷茫的雨天,景色更加奇特。

知有儿童挑促织,夜深篱落一灯明。他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,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。



六、名言.谚语

聪明在于学习,天才在于积累. (列宁) 世上无难事,只要肯登攀. (毛泽东)

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. (周恩来)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. (高尔基)

任何成就都是刻苦劳动的结果.(宋庆龄)

孔子名言: 学而常习之,温故而知新. 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.

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? 知之为知之,不知为不知,是知也.

古诗句:

明月松间照,清泉石上流. 江碧鸟逾白,山青花欲燃.

千里莺啼绿映红,水村山郭酒旗风. 山重水复疑无路,柳暗花明又一村.

水南水北重重柳,山后山前处处梅.

成语名句:

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. 百尺竿头,更进一步.

耳听为虚,眼见为实. 金无足赤,人无完人.

歌颂祖国风光的谚语:

上有天堂,下有苏杭. 峨眉天下秀,三峡天下雄.

五岳归来不看山,黄山归来不看岳. 桂林山水甲天下,阳朔山水甲桂林.

《三字经》:

人之初,性本善.性相近,习相远. 子不学,非所宜.幼不学,老何为.

玉不琢,不成器.人不学,不知义. 为人子,方少时.亲师友,习礼仪.



七、课外相关知识

1.我国有56个民族,我是汉族人.

2.李四光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,他为我国的石油事业作出过巨大贡献.

3.毕生关注少年儿童的成长,倡导兴办中国儿童福利会的是宋庆龄.

4.最初的风筝是用木头做的,叫纸鸢.山东潍坊是著名的风筝之都.

5.蜜蜂是勤劳的昆虫.

6.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,他的弟子把他的言行记录下来,编成《论语》.

7.《清明上河图》是一幅名扬中外的画,作者是张择端.

8.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,1997年7月1日回归祖国怀抱成立了香港特区.

9.每年的12月25日是圣诞节,是西方国家人的重要节日.







©2011-2023 多品小学教育

工信部备案号:蜀ICP备16015826号